欢迎来到山东省就业促进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信息详情
理论实践
围绕稳定就业 夯实战略基点
2021-01-19

近期,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确定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时,会议明确,“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定位说明了什么?如何处理扩大内需和稳定就业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会面临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就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主持人:本报记者王永

嘉宾: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李长安

山东省就业促进会会长 毕京福

夯基点——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1年重点任务时,明确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为什么扩大内需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

李长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扩大内需,并将其作为重要战略基点,这是基于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作出的一个重要部署。

从国际上来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蔓延,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就是外需产生重要影响。从目前来看,短期内由于疫情所造成的形势变化不会有明显改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扩大内需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也就是说,在当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而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战略基点这个定位说明在202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稳就业、保就业,扩大内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这也意味着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中,当出口疲软时,扩大内需就成了最重要的部分,是支撑,是基台,这是战略基点的基本含义。

记者: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处理扩大内需和稳定就业的关系?

李长安:在理清扩大内需和稳就业的关系之前,首先要明确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稳就业和保就业。如前所述,扩大内需的战略安排其实就是在外需疲软的情况下,逐步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是强调从增强国内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稳定经济,通过稳定经济来扩大就业。

扩大内需,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加大经济实体对就业的需求,进而增加就业岗位。所以对于稳就业而言,扩大内需是一个基本的着眼点。

毕京福:中央提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这一标志性的提法,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稳定就业的关系,为稳就业赋予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内涵。

扩大内需能够助推经济增长,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稳定也会为扩大内需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基础,二者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处理好二者关系,是适应新形势、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重要作用。

首先,要从导向上把握。坚持优先思维,政府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出发点要聚焦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上。

其次,要从重点上把握。坚持统筹思维,将稳就业的重点放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群体上,有效增加其可支配收入,这样可以为扩大内需创造更充分更均衡的条件。

再其次,要从效果上把握。坚持分类思维,加强对就业形势的分析研判,从扩大内需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扩内需与稳就业的深度关联,为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要从风险上把握。坚持底线思维,扩大内需能够有效加快产品、产能等要素的更新换代,在实施建设重大项目、升级产业链等举措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做好相关预案,防止出现失业风险。

迎挑战——扎实推进就业优先政策

记者:在扩大内需和稳就业的过程中,会面临哪些困难?

李长安:当前,扩大内需还面临不少困难。比如,在投资需求中,民间投资需求不振;在消费需求中,存在着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扩大内需的步伐。

与此同时,诸如就业结构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及其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劳动密集型岗位的冲击等,都会对稳就业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宏观上来讲,扩大内需和稳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阐释:要扩大内需就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紧紧围绕着就业优先的原则来展开,紧紧围绕着扩大就业这个基准点来进行。

因此,在政策的推进过程中,要把能否扩大就业、能否稳定就业作为一个基本目的、基本判断标准来落实。只有宏观政策紧紧围绕着就业优先的战略目标来展开,才能有机协调扩大内需与稳定就业之间的关系。

提质量——紧抓契机扩大惠及面

记者:在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人社部门在制定稳就业相关政策、落实相关举措时,应该注意哪些?

李长安: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在稳就业、保就业的工作过程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从宏观上调整了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

从总量上来讲,近年来,人社部门针对就业重点群体,包括大学生、农民工以及下岗失业群体,制定出台了各种促进就业的政策,而且很多政策的“含金量”非常高,从公务员招录到公益性岗位安置,再到各种社会保障政策的托底,可以说,稳就业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政策“工具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主力就业人群就业。

从就业结构上来看,为了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为了应对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对就业的冲击,人社部门也及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的双创政策,从实践来看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人社部门出台的这些政策,从范围来看,几乎涵盖了全体劳动者,包括当前就业比较困难的群体;在扩大就业岗位方面,政府在创造公益性岗位、鼓励双创以及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稳健的措施。

对于当前的稳就业政策及措施,我建议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注意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就业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扩大社会保障政策的覆盖面。

同时要注重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特别是对于带货主播、电商员工、自媒体从业人员等新经济领域的劳动者,要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其权益。

其次是要特别关注一些重点群体的就业情况,尤其是大学生和农民工这两大群体,在下一步的就业工作中,要尤为重视。如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规模越来越大,2020年已经接近900万人,就业存量和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需要特别予以关注。在促进农民工群体就业创业方面,如何提高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如何落实相关扶持政策,这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毕京福:扩大内需能够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广大劳动者创造更多工作机会、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人社部门要紧抓扩大内需的有利契机,锚定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制定一系列与扩大内需关联性强、包容度高、惠及面广的就业政策。

一是注重稳定就业与扶持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同向发力。持续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引导零工经济、夜经济发展,扩大新就业形态成长空间。

二是注重稳定就业与深化社保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同重并举。加快推进全国统筹,积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确定社会救助标准,提高困难群体收入。

三是注重稳定就业与提升技能水平、优化产能升级同频共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重点,做好在岗职工等不同群体的技能培训,加强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实训。

四是注重同步构建稳定就业与全方位公共服务体系。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在建体系、优机制、强基础上持续发力,通过数据赋能、服务增效,不断助力改善就业环境。

(学习强国)

联系电话:0531-86120089  电子邮箱:sdjiuye2007@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13号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2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