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就业促进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信息详情
政策法规
从“稳”到“优”的齐鲁实践——山东人社部门积极推动就业工作“量质齐升”
2025-07-03

近年来,山东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改革就业体制机制,提升失业治理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体系,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稳岗保就业”到“优岗促发展”,山东就业工作正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今年以来,该省扶持企业稳岗扩岗11万个,全力推动各类重点群体充分就业、舒心就业,同时试点建设33个“数智就业”服务区,打造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新生态。

双轮驱动

助企稳岗扩岗 深挖就业增长点

日前,在东营市华泰集团有限公司,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魏国华正带领团队,调试新一代智能检测设备。他创办的工作室已累计培养36名省市首席技师、2200余名高技能人才,构建起企业技术攻关的中坚力量。

在华泰集团,年产300万吨浆纸的生产规模及生态环保综合治理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高素质产业人才的支撑。就在近期,人社部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项目定向招聘300余个高质量岗位,目前受聘工人已完成岗前培训,即将上岗。

“2024年企业通过稳岗返还、社保降费节省资金191.3万元,全部投入员工技能培训与智能化改造,打造出2000余人的稳定技术团队。得益于此,企业研发转化效率近三年提升20%,新产品产值占比突破60%。”华泰集团技术部长周景蓬表示。

荣誉激励与真金白银并重,让企业和人才有活力,更有动力。这正是山东省“政策输血”与“市场造血”双轮驱动稳就业的缩影。

今年,山东省人社厅会同20个部门,积极出台《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基层城乡“五重一基”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计划实施方案》,全方位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岗位供给,深入实施“稳岗助企”专项行动,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

菏泽开展用工纾困专项行动,完善市县乡“用工服务专员”三级服务体系,主动对接全市2932家规上企业,建立企业对接服务清单,“一对一”联系服务,配备用工服务专员483名。

滨州市全面升级“滨岗贷”政策,将合作银行由1家扩大至6家,推动“创业贷+滨岗贷”组合贷款模式落实落地,并将个体工商户等个人纳入政策范围,确保小微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今年1-5月份,山东为9.5万家企业解决用工39.9万人次,为2510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06.1亿元,全力推进稳岗扩岗。

此外,山东省抓住劳动者换岗流动和企业复工复产等关键节点,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全国城市联合招聘、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密集举办“大而全”“专而精”“小而美”的招聘活动。截至目前,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912场,提供就业岗位266万余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6万余人。

靶向发力

保障重点群体 稳定就业基本盘

“从前俺只会种地,如今俺会种地又会经营!”日前,潍坊市辉渠镇的小米种植户李明感慨道。

辉渠小米新农人劳务品牌以小米产业为核心,通过标准化种植、加工、品牌建设,实现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突破。辉渠小米还带动文旅、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潍坊市人社部门持续加强“潍有匠心”系列劳务品牌建设,聚焦“特定地域+特色行业”,在全市构建起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一县一品”“一产一品”劳务品牌工作格局,全力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目前,全市重点培育了青州花匠、寿光菜乡新农人、辉渠小米新农人等劳务品牌29个,全产业链累计带动就业100多万人次。

在威海市环翠区羊亭学校,“妈妈餐厅”将71.5%的餐厅岗位转化为“妈妈岗”,既为失业宝妈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又从源头守护了校园食品安全,实现了“妈妈餐厅”让陪伴与工作同行。目前,这一模式已带动环翠区13所学校提供岗位192个。

近年来,山东接续出台青年就业创业、农民工服务保障、就业困难人员纾困服务等文件,健全全方位的就业政策框架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断线”。山东精心组织“高校学子看家乡”“就选山东”“齐鲁青未了·职路正当时”大学生就业指导巡回宣讲等系列活动,吸引高校学子积极就业创业,2.15万名高校学子积极参与,举办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参赛规模、选拔质量实现“双提升”。 

——农民工就业服务“零距离”。山东在德州举办全国“春暖农民工”启动仪式,全省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数量达1055.7万人,同比增长1.4%。

——困难群体帮扶“兜底线”。一季度,山东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84万个,新安置上岗0.46万人。启动就业援助暨黄河滩区后续发展“三个一”帮包、全省妈妈岗就业模式推进等系列活动。截至4月底,全省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万人,同比增长48.3%。

向“数”向“新”

服务创新升级 打造就业新生态

今年以来,山东创新建设“数智就业”服务区,首批选取30家单位进行试点,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就业领域创新应用,青岛、威海等市涌现出一批“数智就业”服务创新场景。

在青岛市市南区零工之家,人社部门搭建了“DeepSeek+职业指导”平台,录入求职者年龄、学历、技能水平、求职偏好等信息,自动生成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建议》报告。

“我们把市南区有关就业的岗位库、政策库、培训库等数据导入人工智能大模型中,让AI成为能给求职者提供有效建议和精准岗位信息的‘就业指导师’。”青岛市市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科科长王杞酽说,除了高效、精准匹配就业岗位外,人工智能大模型还可以根据求职者的专业背景,提供求职方向、技能提升建议等信息。

日照积极搭建数智职业指导云平台,将人才画像、优质企业资源库、招聘管理等数据联动,已有5100余人获得AI职业测评、模拟面试等服务。4月份,该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数智就业”服务区试点建设单位名单。

山东还创新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打造一站式、专业化就业创业集成服务平台,22所试点高校累计举办活动2000余场次。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不仅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技能提升、创业孵化、面试模拟、最新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就业形势分析等服务指导,还开发了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唤醒体验服务。

山东加速“创业齐鲁”行动实施,积极打造省级创业街区,建立人社统筹、部门联动、服务贯通的创业陪跑模式,指导有条件地区优化贷款政策,试点推进个人创业“一件事”。截至4月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9万笔、68.31亿元。

在青岛市李沧区,人社部门组建“导师+专员+共享HR”的百人创业陪跑筑梦团,靶向开展“创业陪跑四进、创业项目问诊”等赋能活动20余场,举办“创梦护航”青岛市创业陪跑城市助力赛,助力创业者“以跑结友、以跑结师、以跑会商”,吸引创业导师、青年创业者及投融资机构等200余人参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余项。

从“稳”到“优”,山东就业形势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我们将深化就业优先政策与产业、投资、消费等政策的协同联动,坚定扛牢就业大省‘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力争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保持在110万人以上,让更多劳动者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山东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表示。


联系电话:0531-86120089  电子邮箱:sdjiuye2007@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13号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2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