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就业促进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详情
新闻中心
中国就业促进会召开“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研究课题座谈会
2025-07-11

7月4日,中国就业促进会在武汉召开“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研究课题座谈会。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参加会议并讲话,副会长王喆、柏莉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部内单位、高校、地方人社部门、科技企业、东软集团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第四届中国就业促进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尹建堃主持会议。

1752199632667835.jpg

座谈会首先由尹建堃副主任介绍“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项目的研究背景,并传达了部就业司对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课题研究的要求和建议。中国就业促进会联合数字就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邢莹代表项目组对研究框架作了介绍。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的顶层设计和国产大模型技术的普惠正加速在各行业的渗透,为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会议重点讨论了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其对行业产业和就业的主要影响,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就业替代和就业创造的机理、程度及具体方式,并探讨了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影响、选择适配的对策措施。专家们建议,研究需明确定位、多维度(技术、经济、社会)展开、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聚焦关键核心问题,并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并建议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挑战需构建“AI友好型”就业体系,短期需针对高失业风险群体提供过渡性支持(如补贴、培训),长期则需完善新职业认证、推动灵活就业保障立法、加强全民数字技能培训,并建立动态监测评估机制。

张小建会长在总结中讲了三点体会。一是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应秉持“积极拥抱,主动应对,平稳转型”的态度。二是明确人工智能的发展应服务于人的需求,对齐就业稳定和扩大的目标。三是重点解决“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为什么”,即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发展的核心引领,要满足生产与民生双重需求;“是什么”,即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提升就业质量,兼顾资源利用与人力资源开发;“干什么”,即促使人工智能在创造就业上的效应前置、放大、提质,引导其在替代就业上的效应由断层式硬着陆转为人机协作、人机互补等柔性软着陆;“怎么干”,即政府应主动作为,提前干预引导人工智能促进就业,通过全民参与的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普遍提升技能水平。他建议实施“三个一代人”策略,一是加快培育和强化一代新人,鼓励支持他们在前沿前线创造就业;二是有序转化一代中人,帮扶支助他们在转岗转型中提升就业;三是稳住补偿和兜底一代老人,减轻人工智能对其就业的冲击,使其适应人工智能的应用,分享人工智能发展的成果。并建议课题研究需分行业、分类群、分层次精准施策,具体才能深入,细化才能落实。


联系电话:0531-86120089  电子邮箱:sdjiuye2007@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13号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23491号